- N +

万亿宁王逼近跌停,A股到底在怕什么

万亿宁王逼近跌停,A股到底在怕什么原标题:万亿宁王逼近跌停,A股到底在怕什么

导读:

...

距离2022年还有最后一周,本来以为既然市场前期那么平淡,最后几天也没什么行情了,平安夜,就平平安安没什么波动就好。

没想到,今天股市开盘就是暴击,短暂冲高之后就开始直线跳水,上证指数直接俯冲3600点,一副今天必须跌破的死样,创业板指数直接下跌两个百分点,赛道股更惨,神股宁德时代暴跌8个点,比亚迪盘中跳水5个点,小康股份更是一度跌停,被资金疯狂摩擦。

这A股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羸弱?今天北向资金不开盘,内资就带头跑路了?还能有红包行情吗?怕不是要掏散户的钱给庄家过节?

本文我们就来看看A股到底在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最近是不是发现股市并没有什么常青树,前几天还在暴涨的房地产板块,昨天就开始熄火,上半年火热的盐湖提锂板块,今天也是直接扑街,汽车整车、锂电池、半导体、水泥、煤炭军工近期没有一个能打的,所有的热门板块,只要一轮动,那就铁定凉凉。

在这么弱势的行情下,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每天都有很多妖股在大涨,就以今天为例,两市这么凉,仍有超过50支个股涨停。

我统计了一下12月大涨的个股市值分布,可以看到,涨幅最大的20支股市值全都低于100亿,都是小盘股,这些股仅仅12月涨幅就超过60%,其中九安医疗、国新健康这些妖股甚至翻了3倍、5倍,市场资金高度追捧这些小市值妖股。

我详细看了一下,这些涨幅最大的个股都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反倒是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平平无奇,甚至连续下跌。

为什么年底市场还会这么疲软呢?我认为,主要还是未来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一个不确定性就是疫情,在疫情刚开始爆发时候,没有人预料到这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往大了说,这场疫情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地球村重新变成割裂的主体,冷战、对抗、抵制、威胁、恐吓这些词汇频繁被用于国家之间,旅游业停滞、外交减少、沟通减少就意味着误解、摩擦会增多。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知道这场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变种毒株接二连三的冒出来,疫苗研发速度远远跟不上变异速度,特效药的疗效迅速降低,未来10年内,恐怕我们都很难出国旅游,更别说消费投资了,至少2022年,世界还会沿着当前的趋势继续滑翔深渊。

第二个不确定性是经济,明年,中美两国因为主要经济矛盾不同,政策应对也因此走向分化,这对投资方向判断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当前,美欧经济发展非常好,预计明年GDP增速在4%左右,仍处于疫后复苏期,它们经济的主要威胁来自于通胀,今年11月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为6.8%,欧元区的通胀率为4.9%,德国的通胀率达到5.2%,都处于过去40年的高位。

所以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和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呈趋紧态势,加息预期不断升温,美联储的发言也逐渐鹰派,明年铁定要加息了。

而对于中国而言,明年的通胀威胁不大,如果叠加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明年我国通胀大概率围绕2%左右波动,几乎没有通胀。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下行,今年三季度GDP增速已经跌落到5%以下,情况相当不理想。

要实现中央提出的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我国需在这15年间保持平均4.7%的增长。如果在“十四五”开局期间就跌到5%以下,对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不利的。因此,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底线目标应在5%以上。

所以,我国明年的政策重心一定是推动经济发展,而不是降低通胀。

第三个不确定就是投资方向不确定,我近期看了很多份研报,在宏观经济方面,大家都有一些共识,但是在具体投资方面,分化非常之大,有些首席认为明年全球货币宽松,成长股仍是市场主流;有些首席认为,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大盘股经营稳妥,才是投资刚需;有专家认为,通胀压力持续,消费股能抵御通胀,消费回归是市场主旋律;还有分析师认为,中美博弈加剧,国产替代和智能化研发会加速,科技板块有更高溢价空间。

你看,连专业机构之间都出现了巨大分化,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逻辑,你还无法证伪,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更难看懂未来的投资了,这不是逼得长线炒成短线,短线炒成追板嘛,都是来市场搞钱的,谁也没比谁更牛。

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之下,我确实更倾向于让各位尽量投资短线股,投资期限不要那么长,就选个持仓一两个月以内的,快进快出也行。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76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