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会股票估值方法提升你的格局
导读:
...
1.成长性估值
第一种是成长性估值,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速成长公司估值,另一类是高速成长公司估值。给低速成长公司估值,有个模型叫做所谓的“戴维斯双杀”。你以比较低的市盈率买入一些低速成长的公司,举个例子,比如说以10倍的市盈率买入一个公司,它每年的成长也不高,10%吧,持续3年之后,市场认为它的增长比较稳定,因此给它的合理PE从10倍提到了13倍。你的回报是1.1*1.1*1.1*1.3,挣了超过70%的钱。这个模型可靠吗?见仁见智,我很怀疑。对于一些比较稳定的公用事业类公司,由于产能扩张引起低速增长,可能有些道理。了解一下吧。
对于比较高速成长的公司,情况会比较复杂,现实中它的波动性会非常强,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谈所谓估值基本没有意义,我们要讨论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卖点
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成长期又可以分为高速成长期、稳健成长期和缓慢成长期,然后进入平台期。我认真研究过,在高速成长期的后期,或者是稳健成长期的中后期,市场会给公司一个很高的估值,PE会很高。在高速成长期的末期,市场往往会极度不理性地给它一个不可思议的PE。
我们看01年的时候,网络股泡沫就是这样吹起来的,有些网络公司之前可能以每年400~500%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就认为这种速度可以长期持续,一个没有任何赢利的公司也可以卖出一个天价,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卖点。高速成长期之后,到了稳健成长期,在它的中后段,市场给他的PE会稍稍回落,但仍然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估值水平,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卖点。一旦进入缓慢成长期,价格往往会大幅下跌,它的PE水平就会大幅下滑。
(2)买点
好公司碰到不好的时候,是最佳的买入机会。或者是由于股市大跌,或者是行业遇上低潮,或者是公司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导致价格大跌,那都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巴菲特说过熊市是投资者的好朋友。每次碰到股市大跌的时候,都是好的买点,所以我们应该很Hi才对,而不应该愁眉苦脸。当年他买运通,那时公司刚发生了色拉油丑闻,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但巴菲特认为这一事件并不影响公司长远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码买进。当年买万科也是,05年上半年,公司发展得很好,但行业受到宏观调控,市场如惊弓之鸟,一路暴泻,股价跌到你不敢相信为止。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3)和宏观面的相关性
有些公司的业绩和宏观面是强相关,有些是弱相关,还有些比较中性。对强相关的公司,我们在判断买卖点的时候要有定力,要耐心等待周期的顶部区域或者底部区域。对弱相关的公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公司本身基本面的情况,而不必太关心宏观面。这有很多的教训,比如说一些消费类的公司,其实和宏观经济的走势相关度并不太高,很多人等啊等啊,总想在宏观面最差的时候才动手买入,这会错过很多机会。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框架,判断公司和宏观面是何种相关。
2.重组估值
重组估值,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李XX的《展望’99股市:谁是重组大黑马?》。99年写了这篇文章。他有严谨的思路,经过认真分析,筛选出20多只公司,事实情况是,他推荐的这20多只重组公司基本上都是后来一两年的超级大黑马。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他的选股思路。后来他自己做私募了,做得很好,收获颇丰。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财富,和他的的深度直接相关。股票学习网,让炒股变得更简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