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炒股怎么反人性
导读:
...
人说哲学家玩语言构造,玩概念,是不是很荒谬?这个并不荒谬,反而是大实话,不仅仅哲学家们喜欢玩语言构造,我们普通人更是一天都离不开语言构造。
比如早上起床,你妈从小就教你要洗“脸”,要刷“牙”,还要吃“早餐”,然后要挤“公交”,再挤“地铁”,提早到公司做个“打工人”,一直努力工作,天天如此“996”,直到“35岁”被离职,还是不能买“房”,娶“媳妇”,更不能“三胎”。
脸、牙、早餐、公交、地铁、打工人、996、35岁、房、媳妇、三胎,都是语言构造,它们不仅仅是一些概念用来表示一些类属,还有着丰富的内涵。
这些是活生生的生活,我们离不开语言,当然就离不开概念,离不开语言构造。
一些概念,短短几个词,就能涵盖巨量的信息,可以大大缩减人类的脑容量的负荷,传递信息也非常有效率,就像计算机压缩技术一样。
哲学家和科学家也玩概念,在玩概念的做法上没多少不同,只不过科学家玩的概念大多看得见摸得着,或者可以用一些实验的方法间接验证。而哲学家玩的概念,经常越界,比如灵魂、精神、正义、美、上帝,这些概念大多看不见摸不着,超出了经验领域。
尝试对现象进行归类,然后发明一些概念,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一种本能。
比如在交易领域,交易员们面对市场行情巨大的不确定性,就充分发挥了这一潜能,比如“K线”、KDJ、MACD、线上多线下空、止损、趋势跟踪等概念,都是语言构造。
当然,这些概念有时候也仅仅起到安慰交易员的心灵的作用,有时候work有时候不work,就有点像上帝的概念对中世纪的人们一样,还是有点作用的,并不能说完全荒谬。
人的本性就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玩概念,这个是非常根本的人性,也是任何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
一本股票书里面,充斥了各种各样的概念,一个新手想变成老手,一个方法就是读这些书,学习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理论指导实践,所以交易上也大多按照这些教科书里的东西来弄,结果可想而知,亏损惨不忍睹,还不知道原因在哪。
人们常说,做交易要反人性,但常常无处下手,不知道怎么反。
既然玩概念是人的基本能力,那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入手点来反人性,就是想办法把这些概念从交易员的思维里面清除掉。
这点不容易做到,毕竟是本能性的东西,但轻仓操盘,肯定是一个好的简易办法,把概念的影响力降低到比较小的程度。
做基金也算也一个,基金就是个相对黑的匣子,也不用自己去学许多的概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