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科技股不受待见
导读:
...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的科技股,过去50年表现优异!但是长期业绩领先的投资大师们,从巴菲特、查理·芒格、索罗斯、彼得·林奇、邓普顿,到安东尼·波顿、约翰·涅夫,却对科技股持有长期谨慎的态度?而那些热衷于投资科技股的基金经理们,虽然在数年里引领风骚,却少有持续二、三十年业绩突出的人!原因有三:
一、科技进步内在的突变性
从PC时代的微软、英特尔,到互联网早期的雅虎、美国在线,再到互联网近期的脸书、推特;从功能机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到智能手机时代的苹果、三星……
每一次貌似漫不经心的技术更替,都有可能演变成改朝换代的颠覆性飞跃。让原有的行业领先者的护城河,一夜之间夷为平地。或者进攻者绕过旧城,在别的地方建起一座更大、更辉煌的新城!
最典型的,比如BAT里百度渐渐陷入颓势。
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很难在每一次的科技变迁中都跟上节奏。而技术更替的残酷性,决定了一次错判,就可能导致毁灭性的投资损失!
二、科技股的估值,往往过高
蒸汽机、汽车、飞机、电话、收音机、电视、计算机、手机,每一个年代,都有划时代的新兴技术涌现出来。但是喜新厌旧、贪婪恐惧的人性,是不变的!
新技术肯定是好事情,谁都想要。
但是想要的人太多了,估值就过高了。过高的估值,透支了新技术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过高的期望,最后往往以过多的失望告终。
三、很难判断谁是最后的赢家
新技术前景广阔,但是初期行业非常散乱!
绝大多数新技术投资者,很难在事先判断出谁是最终赢家。一旦不能押对赢家,行业发展再好也没意义!
比如共享单车这件事,Ofo就败的一塌糊涂。
电子商务如今也是如日中天,但是对于那些15年前买了eToys、WebWagon这些破产了的电商企业的投资者,又有什么意义?
由于iPhone6没有采用蓝宝石屏,苹果蓝宝石屏合作商GTAT申请破产保护,股价一天内暴跌92%!
硅谷曾经有过统计:
在风险投资的1000个项目中,扣除最成功的8家,其他992家总体上是不赚钱的。只是因为这8家获得成百倍上千倍的暴利,因而成为报纸的头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到人们能够“忽视”背后的巨大风险,和沿途无数的尸山血海。无数人在70倍估值的科技股中寻找着十倍股、期望着一夜暴富,这是很不现实的。
对科技股,尽量从一种“狗年”角度去分析。
狗年是什么意思?三岁的狗相当于三十岁的人。一个两岁的互联网企业,就相当于一个二十岁的传统行业。
比如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看起来很新:
但仔细看里面的细分行业,搜索、导航、杀毒、电商、社交平台等,这些是比较成熟的。这样分析,其实很多领域的前三名,已经若隐若现地看清楚了。
但是A股爆炒的许多科技,行业前四名之外。
在这种赢家通吃的行业里,第四名以外的公司,其实没有多少价值。成长的故事,被一次又一次财报证伪后,这些股票又开始玩资产注入、并购、重组游戏。
但是依然追随者众多,令人感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