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圈的疫情狙击战
导读:
...
2月17日,各行各业在经历了年后两个星期的停工折磨后,终于迎来了复工潮。朋友圈被各种“复工感言”刷屏,有大呼满血复活的,也有为安全忧心的。
我在金融行业从业十余年,干过券商、干过银行,已经习惯了被市场折磨、被监管考验,但从没想过会被什么疫情绊住脚步。就像一位银行的朋友自嘲,刚从被“资管新规”规的一沓糊涂中缓过神来,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砸晕,得亏“资管新规”延期了,不然真扛不住。
没有了线下聚会的对酒当歌、勾肩搭背、勾兑业务,金融圈的“烟火气”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刷地不留痕迹。被迫宅家的金融汪们也被一季度的开门红愁坏了脑壳,但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某城商行个金部:下调个人和对公业务贷款利率水平
2月8日,也就是春节假期结束后、延期复工的第一个周末,张华接到通知,凌晨12点,全行零售条线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全员不得缺席。
张华是某城商行个金部小微信贷业务负责人,他负责的小微信贷业务的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占到了全行4成以上的贡献。春节期间,他就一直担心小微业务成为重灾区。
2个小时的电话会议上,行领导提出的应对策略是,希望风险管理条线改变相关风控策略,零售业务条线加快推动零售业务全面数字化改造。
会议结束后,张华发了一条朋友圈:看起来,我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会急剧上升。疫情倒逼我们提高风险容忍度,就当是相应国家号召吧。
第二天,张华就收到了本行的红头文件,核心内容是:整体下调个人和对公业务各档贷款利率水平,并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由行长亲自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进行数字化转型。
贷款利率究竟下降多少个BP,我就不透露了,总之力度很大。
某北京头部券商:加大向轻型营业部转型力度
2月17日,刘岩收到了自己所供职的券商向全体员工发放的邮件,强调3月1日前未复工上班的员工,一律按照旷工处理。在邮件中,公司再次强调经纪业务的转型方向——向轻型营业部和金融科技线上转型,裁掉冗员网点和客户经理。
刘岩是某券商北京旗舰营业部的经纪业务前台团队长。疫情期间,公司出台了轮值制度,2月17日这天,轮到他值班,他一大早就来到了营业部,平时人声鼎沸的场所,现在只剩寥寥三人:营业部老大、前台和他自己。除了柜台业务,能在线办的都在线办。
“其实疫情对我们经纪业务影响不大,反而这段时间交易量那么大,已经赚了不少钱”,刘岩很淡定,“我们营业部基本实现了散户线上化开户和交易,受影响较大的可能还是那些还依赖线下营业网点的老牌券商”。刘岩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营业部本打算今年着力打造的高端财富管理业务可能要暂时搁浅,一般的产品代销都可以通过APP,但是高端一点的就不行了,现在这个时候,投资者都很谨慎。
但刘岩投行部的同事,就远没有他那么轻松。他们不敢去客户那里做路演、尽调、签合同……,所有项目都基本处于暂停状态。
某信托公司房地产金融事业部王猛:已考虑转型
跟券商投行一样焦虑的是信托公司。作为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从业人员,王猛已经“家里蹲”一个月。“现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工期都延了,该停的停,没法回款,如果再过一个月还是这个样子,估计我这个团队就撑不住了,该遣散的就得遣散了。”王猛说。
王猛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转型做打算。他觉得疫情过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健康的相关行业应该有不少的业务机会,所以已经开始学习相关的行业知识,联系相关的资源,希望等疫情结束后尽快找到新的业务突破口。
在疫情中发现机遇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GDP总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的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横空出世的“黑天鹅”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对金融圈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而且一季度大多为全年经济的“淡季”,影响总体可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疫情防控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在疫情结束后进行释放,带动经济及股市的回调。
对于商业银行业,存款利率居高不下,贷款利率下降将直接影响银行净息差;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场景受限,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减少,同时银行对于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给予特别利率优惠和减免相关手续费的优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良贷款率短期内将上升。但同时,此次疫情将倒逼商业银行业务线上化、数字化的速度。金融科技在银行零售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深化。
对于证券行业,疫情主要对投行、财务顾问及并购重组业务、股票质押及自营业务短期内产生较大的压力。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上述业务需要现场进行调查及审核,因此受到较大影响,新业务开展受到限制,而正在执行中的项目整体进展也会往后推延。但经纪业务迎来机会,虽然今年A股历史上出现了第二次延迟开市,但疫情对证券行业中长期基本面无明显影响,逆周期调控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有望加码,A股或将更加活跃。
对于信托公司,受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业务和政信类业务。但疫情过后,不排除政府部门增加基建投资力度对冲下行风险,领域仍将集中在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以及5G等,这仍将给信托公司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机遇。另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流行病的预测和防治,以及相关大数据技术研发和技术体系建设等将会成为国家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并存在相关投融资机会。信托公司可与大健康领域的领先机构合作,从而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该领域的投融资机会。
疫情只是暂时困住了我们外出的脚步,但相信疫情过后,迎接我们的将是更美的蓝天白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