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票知识之ROE指标的三个认知误区
导读:
...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只能选一个指标来衡量一家公司的股票,他会选净资产收益率(ROE),这更多的是从长期视角。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而自由现金流的来源便是公司盈利。
ROE=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或每股净利润/每股净资产)。它衡量了一个公司净资产的盈利能力,是代表公司质量的核心指标,不论投资个股还是指数,都是投资者最常用的一个指标。之前我也写过关于ROE的文章(链接如下:投资必须弄懂的指标——ROE)。本文的侧重点在于,理一理ROE的一些易被误读的地方。
一、ROE要动态看,当下ROE不能代表未来ROE
有人说这不废话吗?当下当然不能代表未来,但是,很多人在投资时,参考的只是当下静态ROE。认为高ROE的品种就值得投资。从市面上公布的指数估值表来看,大多也只是公布了当前的ROE。
周期股ROE波动大,那非周期股会不会更稳定呢。即使堪称股王的贵州茅台的ROE,似乎波动也不小,高的时候超过40%,低的时候也低于20%。
ROE高对应着企业盈利好的时候,盈利增长也会导致pe下降,似乎是一个价廉物美的理想标的。但我们不能忘了ROE的波动性,盛极必衰,高ROE往往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评估时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容易陷入高ROE陷阱。而盛极而衰最坏的结果便是“戴维斯双杀”,即:盈利和估值的双双下降。
二、ROE对公司盈利的反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分红政策对ROE的影响很大。比如有一家公司,期初净资产为100万元,期间赚20万,如果不分红,则期末净资产为120万,ROE=20/120=16.7%;如果全部分红,则期末净资产=100万,ROE=20/100=20%。同一家公司同样的盈利能力,只是分红不同就导致ROE出现不小的变化。
其次是股本扩张对ROE的影响。还是前面那家公司,下半年通过增发30万建设了一个新项目,明年才能投产。这时ROE=20/130=15.4%,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实公司盈利能力并未改变。
再如公司年初因资金紧张,获得了一笔贷款40万,年末盈利还是20,虽然ROE不变,资产负债率提高了,实际上,资产的盈利能力已经下降了。
还有其他的非经常损益、财务洗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ROE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有效性。根据杜邦分析法,ROE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高毛利(如一些白酒企业),高周转(如:沃尔玛、zara、优衣库等),高负债(银行模式)。
这些年来,即使ROE有所下滑,银行的ROE依然一直稳定保持10%以上水平,而正是因为投资者对高杠杆带来的高ROE存在疑虑及对银行坏账的担忧,因此,给银行的pb估值一直不高,目前整个银行板块的pb只有0.79。
三、ROE和估值指标结合使用的问题
很多投资者喜欢结合pe和ROE来看股票或指数的估值情况,似乎认为高ROE的公司应该给个高的pe。pe衡量的是价格相对于盈利的高低,即每单位盈利给的价格是多少,ROE衡量的是盈利的多少,即每单位净资产的盈利是多少,我们不能因为盈利多就给每单位盈利的价格高,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宜配对使用。
如果说有关系也是因为ROE和企业的未来成长性密切相关,而未来成长性才是pe的决定因素。假设未来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ROE,未来平均分红率为d,那么未来可持续增长率为ROE*(1-d)/[1-ROE*(1-d)]。然而,ROE也不能决定未来的成长性,具体还要看分红率是多少,一个不分红的公司和一个全部分红的公司,即使ROE相同,其成长性也是天差地别的。
事实上,ROE和pb的配对使用更为科学合理,pb衡量了每单位净资产的价格,而ROE是每单位净资产的盈利,显然,高盈利的净资产给予更高的价格合乎定价逻辑。当然,这里要提醒的是,观察pb和ROE时,也应该同时考虑成长性。
本文由股票学习网(https://www.)整理发布,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炒股要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